当法治的星火遇上志愿的热忱,便能汇聚成照亮社会的璀璨光芒。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积极组织检察人员化身志愿普法先锋,深入校园、嘎查村、社区,以温情传递法律知识,用行动践行法治精神,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志愿普法宣传体系,为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在校园这片法治教育的沃土上,检察院的志愿普法队伍成为守护青少年成长的 “法治园丁”。走进课堂,深入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 活动。面对性格活泼的中小学生,志愿者们创新采用“故事 + 互动”的普法模式。在一次法治课上,检察官德力格尔其其格拿出精心准备的文创产品,结合趣味动漫,向孩子们讲解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同学们,假如有陌生人在网上说送你们游戏皮肤,还让你们提供父母的银行卡信息,这可千万不能信!就像上次,有个小朋友差点就让坏人把家里的钱转走了……”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积极举手表达想法,欢声笑语不断。

此外,针对中学生群体,检察人员还组织案例情景模拟、旁听庭审等法治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法律的公正与威严,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志愿普法的重要阵地。鄂前旗检察院志愿者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深入社区开展 “法治便民服务”活动。在社区广场上,志愿者们搭起咨询台,悬挂普法横幅,向过往居民发放精心制作的普法宣传手册。遇到对法律知识有疑问的居民,志愿者们耐心倾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针对居民普遍关心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问题,志愿者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和解决途径。

一次,一位居民因楼上漏水导致自家房屋受损,与邻居产生矛盾,前来咨询。志愿者详细分析了双方的权利义务,给出了合理的调解建议,帮助居民解开了心结。“多亏了志愿者的耐心讲解,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太感谢了!” 居民感激地说道。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检察院的志愿普法队伍还走进嘎查村,以检察开放日为契机,组织检察人员深入城川镇新寨子嘎查、希里嘎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活动,让法律条文走入农牧民生活。
检察人员结合农村牧区实际情况,重点解析与农牧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草场流转、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让农牧民深刻理解这些法律条款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和影响。针对农牧民提出的关于土地纠纷、家庭财产分割等问题,检察人员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并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帮助他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检察人员还详细介绍了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职能,就农民工进城务工讨薪难题、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后如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听了志愿者的讲解,才知道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后遇到问题也知道该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了。” 一位村民感慨地说。
志愿普法,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责任与情怀的彰显。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创新志愿普法形式,拓宽普法覆盖面,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为建设法治社会持续贡献志愿力量。让法治的种子在社会各个角落生根发芽。(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