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作为大自然与先辈遗留的珍贵财富,不仅是地域自然生态的关键部分,更是地方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生态价值。自《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实施后,鄂前旗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以法治力量为辖区古树保护撑起“保护伞”。

党建引领锚定方向,融入大局护青绿。鄂前旗检察院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党建与业务融合重点任务,紧扣地方生态保护中心大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示范作用,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贯穿保护工作全过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针对辖区古树分布散、保护难度大的特点,主动对接行政机关开展协作,梳理古树名木资源台账,将政治责任转化为守护古树的具体行动。
调查核实靶向发力,精准建议除隐患。为破解古树生存困境,办案组采取“实地勘察+专业咨询+走访群众”模式开展全方位调查。党员检察官带队深入乡村院落对每株古树进行“体检式”排查,详细记录生长环境恶劣、附近使用明火、树下堆放重物、树干悬挂物、枝干枯死等问题,同步拍摄影像资料、固定证据链条。针对上述发现问题,我院迅速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要求行政机关按期完成整改并书面回复。
公开听证凝聚共识 全程跟踪保实效。为保障整改质效,确保整改效果看得见,我院收到检察建议回复后,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前往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巴彦希里嘎查榆树壕庙、昂素镇玛拉迪社区就整改情况进行实地查看。随后,在昂素镇玛拉迪社区古树下召开公开听证。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介绍了案件的基本情况和需要听证的问题,行政机关代表详细介绍了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采取的整改措施。听证员们对听证事项进行充分讨论后,结合实地查看情况,发表听证意见,听证员一致表示行政机关已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古树保护实效,国家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下一步,鄂前旗检察院将持续跟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以检察之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精准监督守护古树长青。(智佳瑶 杨立华)